王鹏:竹杖行千里,伏脉亦朗然
发布时间:2020-07-10




空谷足音 | 竹杖行千里,伏脉亦朗然


空谷足音 | 竹杖行千里,伏脉亦朗然

王鹏,我校化学系副教授,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开设《生物化学》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我校2018年度“教学优秀奖”获得者。



一起吃饭吗?

王鹏接到学生约午饭的电话,收拾好桌上的文件匆匆往食堂赶去。在穿梭校园的过程中,周围景致尽收眼底:白云在天空舒卷,灰喜鹊跳跃于松柏脚下,草坪上的露水、树上的鸟巢———这些都是他每天行走在校园时不会忽略的美好。用餐的一个多小时里,王鹏与学生话题不断,他们谈论的范围不只限于化学领域,还有时下最流行的新闻、年轻人才懂的“梗”、“村上春树与马拉松”、“席琳·迪翁和中国书法的关系”、“经史子集和通识教育”……种种天马行空的思想交汇,每天的点滴交流,使师生更加了解彼此,关系也更加亲密。而这个与学生一起吃饭的习惯,王鹏坚持了11年。

墨绿色的理工楼里,每天有很多日常工作等着他去处理。除了备课任务和研究生管理,他还时刻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度。在一间能容纳二十人的办公室里,他和学生们工作了将近十年。这种环境里,学生们更多的问题和想法都能迅速得到针对性反馈。对他而言,“和学生们在一起,算是一个小小的坚持。”

王鹏2007年来到人民大学,这是他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登上讲台,从中科院的研究员转身成为教学科研型的大学教师,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他坦言自己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所幸之前相关的科研经历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他慎重地选择教材、设置框架,推敲课件细节、不断删减添加内容,即使同一堂课已经反复演练了无数遍,他仍然会将“准备”当作“必修功课”认真对待。他开设的课程虽然只有两个学分,但“分量”却很重。王鹏自嘲刚开始教书的时候,常常因为上课前突然想到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而如今他终于可以游刃有余地站在讲台上了。

每年相同的课程对王鹏而言都是一次崭新的学习机会。他不断拆散再重组原本熟悉的知识体系,以更加贯通的思维引导学生。比如用ATP(三磷酸腺苷,生物体中能量的载体)串联起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探寻化学仪器的原理本质,把杂乱无章的知识融会贯通。各种单一的知识线路“胜利会师”之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就会变得更加稳固又不失灵活。他说当老师远比当初想象的要辛苦得多,但这样一个角色却给了他幸福的感觉:每当走在静谧的校园,每当和学生一起吃饭聊天,每当大家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课时,这种幸福感便会从四周涌来,“幸亏我是教师!”王鹏感叹道。


空谷足音 | 竹杖行千里,伏脉亦朗然



最近又买了什么书?

      王鹏的手机购物车里几乎全是书。特别是最近几年,从与理学院“悦读会”结缘伊始,他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读书和购书高潮”。家里的书柜上挤满了各类书籍,其中不乏十分冷僻的书。主题从哲学宗教,到历史政治,再从戏曲诗词到武侠传奇……驳杂的读书趣味一方面来自于个人爱好,另一方面他相信万事同理,表面上越是相差甚远的东西,越容易激活触类旁通和另辟蹊径的神经。《生物化学》课堂上,他会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来类比课程里或明或暗的线索,“最好的学习者应当是能找到和掌握隐形线索的用心人”,他对学生们说道。

回忆起读书兴趣的源头,王鹏表示十分幸运。90年代初,出版和快递业不像今天这么发达,想买书就只能亲自去书店淘,一个就读于中文系的老朋友,大学时代经常拜托他采购图书,每次开学前王鹏都会收到一张长长的书单。这一帮别人淘书的经历从大学时代延续到研究生阶段,淘书的地点也从郑州转移到北京。书单上的书最终只找到了十之二三,而书单上的人名和书名在一次次亲密接触中刻在他的心中,其中很多就成为多年后他读书兴趣的源头,“比如诗词评论类里的《灵犀词说》,”他感慨,“这样的缘分还有很多。”

在很多人看来,把一本大部头的书“读薄”需要合适的心境,但王鹏认为,“心境从来不会先有”。他并不是在很想读书的时候才读书,而是一开始就强迫自己去读,书中的收获会有所反馈,这将给他继续读下去的动力。“心境需要培养,不会凭空产生。”“《王维集注》还剩下最后几十页了,《董桥七十》刚刚开始,手机上的网络小说《捡漏》还在等待更新,还有每期必买的《读书》……”一字一文,一章一书,王鹏始终热爱读书带给他的纯粹和满足。


空谷足音 | 竹杖行千里,伏脉亦朗然



下一个目标是168公里

      翻开王鹏的微信朋友圈,十之八九都是有关跑步的动态。50公里的越野马拉松王鹏已经完成了7个,100公里的马拉松也在18年上半年实现了零的突破。只看马拉松的跑步距离或许并没有特别深的感触,但对于用双脚一步一步量出每一公里的参与者,这个距离意味着伤痛、忍耐、恐惧,也意味着坚持、享受和收获。在马拉松过程中,王鹏发过烧,中过暑,曾拌着饭吞咽藿香正气液,脚底下水泡让他每一次踏足都伴随着尖锐的疼痛,他出汗到虚脱,小腿扭伤,肌肉抽搐,颈椎腰椎出现问题……“每次跑到后半程,基本都是在‘咒骂自己为什么报了这么坑人比赛’的过程中度过。”王鹏笑道,“但每次跑到终点,又会立刻计划下一次参加比赛的日程。

王鹏并不是从小就喜欢跑步,这个爱好和读书一样,来源于巧合邂逅。八九年前,刚到人大工作的初期,由于长时间生活不规律和缺乏运动,他的身体状况跌到谷底,最严重的时候连爬几层楼都会感到腿部肌肉疼痛。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经历了父亲病逝,第一次体会到生老病死沉重,第一次真切意识到好好活下去这件事并不容易。所以,当有人邀请他一起跑步运动时,他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王鹏第一次只跑了200米,身体实在不行了,又走了100米,走完之后,又接着跑了200米。他在跑道上每天坚持着,终于在一个月后,他能跑下5公里了,但马拉松半程赛是21公里,他还没跑过这么远。当比赛前他领到一系列装备的时候,他笑话自己,“就这个水平还有胆量来跑半程。”

2小时45分钟。王鹏一辈子都会记住这个时间,他居然完成了21公里的马拉松,这个距离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极限。“你是我认识的人里跑得最长的!”同事们围过来为他祝贺。他的腿不知道疼了多久,但完成比赛的愉悦感却保持了三个月。第二年,王鹏开始跑全程马拉松(42公里)。在拿下第一个全程之后,这个肉体修炼的征程再也没有断过。

      他熟知校园里每一条路线的距离,因为他都跑过他也经常从家跑到学校,“有两条路线,一条25公里,一条28公里”……在不断地训练中,王鹏从身心上体会到人最基本的需求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而其他的添加最终都是不重要的。此外,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一定的掌控。他回忆起跑第一个越野赛的情形,50公里加3千米爬山(相当于爬六遍香山)的赛程让王鹏在完成后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泪水。他由衷地笑起来,说下一个目标是168公里。

      王鹏如一位拿着竹杖的隐者,不露锋芒地前行,踏足多个领域,见证看似无关的事物在某个侧面相遇,并赞叹道“原来如此”。化学、文学、马拉松、哲学……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等待有眼光的人去洞察。这就像爬山,当我们在密林中穿行时并不知道山脉的肌理,而当我们走到更高处,俯瞰丛山,伏脉才变得如此清晰可见,朗然于心。


空谷足音 | 竹杖行千里,伏脉亦朗然



本文原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第1693期

文字 / 学生记者 周子杰

编辑 / 刘思凯

空谷足音 | 竹杖行千里,伏脉亦朗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RUC记者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