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发布时间:2020-05-10

校友之声

INTERVIEW

人物介绍

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唐明学,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基地班,2009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2013年博士毕业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光电研究中心(CeOPP);2013年5月起先后在欧洲高场核磁共振中心(CRMN,里昂)、阿斯利康研发总部(瑞典)、法国科学院(CNRS,奥尔良&巴黎)、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NHMFL,佛罗里达)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9月起,任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唐明学校友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拓展高级磁共振方法(NMR/MRI/EPR)以及功能材料:研发多维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设计电池等器件的原位磁共振研究以及高压原位表征;部分科研成果已在Nat. Commun., JACS, Angew. Chem., JPCL, CM, JMCA等杂志上发表。

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Q: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向师弟师妹分享成功经验。进入人大后,您是否制定了学习目标,提前进行职业规划?

首先非常感谢这次采访机会,有幸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人生可分为很多个重要阶段,而目标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于我而言,短期目标就是每个学期能顺利完成学业以及科研阶段性目标;中期目标是三年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出国深造;而长期目标跟职业规划是紧密联系的。比如刚入学人大的时候,我也曾想过等到硕士毕业后进入国企工作。然而三年的硕士生活,让我对科学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就想要出国深造。

其实,人生的目标、职业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个人来说,建立一个三四年的中长期目标,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养成良好习惯并锲而不舍,实现人生目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三年的人大硕士生活以及海外近十年的科研经历,为我顺利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Q:在人大读书期间,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在人大期间,主要有两个阶段比较困惑:第一次是刚接触课题的前两个月时,对于一个全新的科研课题,加上之前没有扎实的科研素养,所以很迷茫被动,比如查找、筛选、阅读英文文献、开展项目方面等。我通过主动寻求导师帮助、详细沟通后,思路开始清晰,科研的信心就慢慢建立起来。

      第二次在研究生二年级快结束的时候,已投入一年左右的科研项目还没有突破,面临着毕业要求(一篇SCI论文)和出国的压力。通过我细心研读大量文献,跟导师沟通并得到支持后,潜心实验一个月而得到满意结果,并且在一个月内完成论文写作,20天SCI论文接收。

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Q:您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能向师弟师妹们传授一下学习方法和经验么?

      说起来比较惭愧,这点小成绩算不了什么。我只是坚定目标,按部就班,永不放弃,而已。刚才也提到的经验就是:良好的习惯,加上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努力。对于学习和科研,要善于总结和思考。现在的文献实在太多,最好细心研读高质量的文章,比如一些顶级期刊的文章和经典文献,多关注顶级科研课题组的科研动态,先建立自己的学习,科研素养,先模仿追赶优秀的人或者工作,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创新。

      此外,还需要自信、大胆质疑,即使大牛课题组和顶级文章的结论也不一定正确。劳逸结合,千万别一心扎在书本或者科研里面,要注意松弛有度。心态要平和,清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比如我的几位导师在领域内,能排到全世界前五,他们的聪明、勤奋以及科研高度是一般人即便不吃不睡地学习工作也永远无法达到的。最后,不能妄自菲薄,人大理学院虽起步晚,规模小,但是高、精、尖,已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有用人才。

Q:除了学习外,您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的?

      其实大学是一个能给学生提供锻炼和试错机会的特别棒的平台。我曾经担任过学校研究生会传媒部的副部长,理学院研究生会的主席,和理学院研究生部党支部书记。课余时间,我喜欢游泳,乒乓球,同时也跟班集体一起组织篮球、足球、羽毛球比赛等,还有每学期一次的郊游。我的建议是:在把我们主业(学习和科研)做好的前提下,选择一两个学生组织或社团,但千万不要沉迷于所谓的“权力”,要侧重于培养兴趣,锻炼能力。

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Q:在人大读书期间,除了知识之外,还有哪些收获让您记忆深刻?

       感谢、感恩、感激!首先我跟人大非常有缘,高考时候本想报考人大,但是没有对口的专业。只能选择了浙江大学化学系,后来因为缘分安排以及人大化学系的成立所以我被保送来人大攻读硕士。三年的人大生活,让我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学会了自我调节,以及与他人的交流相处。

 Q:您觉得工作与学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是角色不同。工作后,肩负责任更大。要承担起科研项目的实施以及对学生的培养,辨清中外教育与科研的理念,择取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传播给身边需要的同仁。而在校学生,有人大母校为我们保驾护航,只用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和享受阳光灿烂的校园生活。

Q:从校园到社会,带给您哪些改变?

      从校园走向社会,我的价值观有一小部分发生变化。这主要源于期间九年多的德国、法国、瑞典以及美国的深造经历,我更客观更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了,并且深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一定能复兴、屹立东方。希望理学院的师弟师妹们,不但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做一个放眼全国全世界、并且对社会有用的人大人。

 

—END—

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文/景雨欣

图/唐明学

编辑/肖潇

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团委 宣

人大化学

2020/5/10

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人大化学):校友之声 | 唐明学:明学为志 功不唐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