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七年,13篇SCI!他如何从“学术小白”逆袭为“科研大神”?
发布时间:2019-03-20

在校期间发表13篇SCI论文

其中第一作者论文7篇

申请国家专利1项

2018年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优秀结题

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良好结题

 “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

然而,这位科研成果优异

将多项荣誉收入囊中

的理工科“学霸”

七年前,是做事总比别人慢一拍

学习进度跟不上的“小白”

这位踌躇满志的励志少年是理学院2016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王震

 

初入人大,“数学没挂科都觉得很庆幸”

冬夜已深,理工楼实验室里,王震还忙着在仪器前控制制备的样品类别,变化不同的测试条件,却依然没有获得完美的芯片传感信号数据。再来一次!多次试验中,陪伴他的只有窗外的飞雪,又几个小时过去了,天光乍亮,他保存好得之不易的实验数据,心满意足地踏雪而归。

七年前刚入学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致力科研、醉心实验会成为他的爱好和日常。

2012年秋,王震来到理学院化学系。

初来乍到的他做什么事都比其他人慢了一拍,他错过了院里安排的迎新活动,错过了“百团大战”,与各个社团的招新失之交臂,“不知道选课是怎么回事”的他甚至错过了大学期间第一次选课。

“大学第一年,数学课听不懂,习题不会做,学习进度跟不上,打不完一整套太极拳,期末考试时数学没挂科都觉得很庆幸。”

成绩不甚理想,对当下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恐慌感也随之袭来。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时,王震已经大二,似乎依靠优异成绩出人头地已变成痴人说梦,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科研改变命运的信念。

大二下学期,王震和同班的一位好友开始为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做准备,他选择了当时刚刚回国的年轻教师王亚培作为导师,并进入实验室学习训练,走出科研第一步。

 

哪有什么“逆袭传奇”,不过是厚积薄发

      当时成绩并不突出的王震在确定走向科研道路后,深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浑浑噩噩”,因此从来都不敢停止努力的脚步。

进入实验室,他接触到的第一个课题是“调控聚合物两亲性控制乳液相分离行为”。刚刚大二、尚未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他,遇到这样的课题,一头雾水。

“不仅不知道聚合物为何物,两亲性、乳液、相分离行为更是闻所未闻,连标题都读不懂。”

为了弄清弄懂这些专业术语,除了上课时间,王震时而整日都待在实验室,“缠着”师兄师姐询问疑难问题;时而全天泡在图书馆,学习文献检索方法,查找、翻译、阅读英文文献,补充专业知识。

近一个月的疯狂学习后,王震总算是对课题有些头绪并在师兄的指导下进行初期实验,却又遇到新的难题。他对所有的表征、实验方法一窍不通,不知道显微镜、接触角的用法,不清楚高速分散机、水泵使用注意事项,每天在实验室做的最多的事情是洗烧杯和玻璃片。

勤奋、坚持、好学……王震身上体现出的这些宝贵特质让王亚培老师和师兄师姐对他倍加关照并予以悉心指导。从只能洗烧杯和玻璃片到能给师兄打打下手,做上一两锅乳液,再到可以自己独立地实现整个自主探究过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反馈实验细节、重新设计实验,白天设计、执行实验,晚上通宵达旦看文献、读专业书籍。这样的日子让王震有所收获,并感到十分开心和满足。

有时他会捕捉到一些新奇的现象,并引起师兄和老师的注意,这让他感到更加兴奋,也因此开始真正走上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正轨,“仿佛自己是个科学家,心里乐开了花”。

日积月累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真实场景下的实践、反复润色和不断美化实验数据图表并在同一篇文章中进行拼制和呈现、提炼和总结文章撰写思路、以欣赏的目光审视实验数据、学习英文论文结构和逻辑写作,这些努力让他距离国际论文发表水平越来越近。

虽然文章经历无数次修改,被多个杂志拒稿近十次,2016年,两年半的努力和汗水化为的科技论文终于在《LANGMUIR》得以发表,这是王震发表的第一篇SCI论文,对一个刚刚本科毕业的学生是巨大的鼓励。

紧接着,凭借着在发表第一篇文章过程中收获的经验,王震很快总结并撰写了第二篇文章,并得到了评议同行和杂志编辑的一致好评,并成为当期封面。

就这样,在以研究生身份重新进入化学系学习时,王震已经在同龄人中领先一步,依靠着强大的自信心和持续不断的努力,至今,他已经发表SCI论文13篇

 

与优秀的人为伍,你也不会平庸

科研道路上一切研究成果的取得都并非易事。

当王震还是一名大二本科生时,王亚培老师就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亲自辅导其实验理论,在实验台边身体力行带领并指导王震进行实验,合成偶氮苯,制备自组装纳米颗粒。

至今,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不问酷暑与严冬跟随王亚培老师骑车去清华大学使用特殊仪器,与其他老师讨论课题……来自导师的谆谆教诲和耐心辅导让王震逐渐获得了独立承担科研实验的能力。

化学系实验室里的科研氛围十分浓厚,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探讨课题与实验难题,相互帮助。

“所有人都勤奋上进,与优秀的人为伍,不会平庸”。

整个实验室就像是一个温馨的家,所有刚进来的低年级学生,由师兄师姐带领完成实验,训练科研思路和实验技巧,这种“以高带低,逐步独立”的实验室运行模式让人时刻感觉自己身后有着千军万马一样坚实的后盾,也让人有信心去战胜前路未知的困难与挑战。

实验室之外,王震还活跃在学校和班级活动中,弥补本科时没有参加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工作的遗憾。

他曾担任班长,并带领班级获得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荣誉奖励;连续四年参加理学院主办的科技文化节,参与第一届理学院学术演讲比赛并获得一等奖;曾指导2名本科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并获得国家级立项……

行动要快,要对未来怀有期待。”王震表示,“在同一时间每个人只能选择做一件事,当其他人还在犹豫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实践了,取得的收获也会不一样!”

2019年毕业之际,他即将离开生活了七年的母校奔赴远洋,去往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

(转自中国人民大学微信公众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