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化学,感念师恩
谈到与化学的结缘,王亚培回忆起了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两位恩师:清华大学的张希院士和北卡罗莱纳大学的Joseph/DeSimone老师。“张希院士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王亚培这样评价自己在清华求学期间的导师。王亚培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研究生期间来到了清华大学,持续不断的学习让王亚培从内心深处更加理解化学并且热爱化学。在清华,他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我觉得张希老师百分之六十是教育家,百分之四十是科学家。”大四时,王亚培就来到了清华,帮助导师建设实验室,并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搭建实验室的方法和要素。张希院士给了学生们很大的独立空间,同时很重视基础研究,常带着学生们深入研究一些基础现象,比如两亲分子在水中的聚集。“在清华学习的五年,我逐渐成长为了一个独立的科学工作者。”这是王亚培对自己研究生求学经历的总结。
博士后期间,王亚培在美国跟随北卡罗莱纳大学的Joseph/DeSi-mone老师进行研究。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国内外研究的一些不同:“相比起来,国外可能比国内更加注重研究的应用价值,许多研究者会看研究的市场情况,会注意到商机,所以我在带学生做研究时也力求能选好课题,尽量使研究的成果满足社会需要,能够真正服务社会。”王亚培评价他的第二位导师Joseph/DeSimone百分之六十是科学家,百分之四十是教育家,“他对研究充满热情,也教会了我如何在研究与应用间转化。”
心系祖国,薪火相传
王亚培在美国做研究时,就已经开始带学生了,工作的待遇和环境都不错,但他最终决定回国工作。“我要离开的时候,给实验室的同事们买了一个大蛋糕,告诉大家我准备回国了。我的导师特别不能理解我,为什么在很多人想要去美国定居的时候,我却选择了回国。”
想回国的原因千千万万,最重要的还是那一份归属感。“至少回国以后,晚上一个人也敢在马路边溜达了。在国内,只要你努力、有成绩,就会得到认可,不会有肤色、种族的差异。我想做自己的研究,自己带学生,做出自己的成果。”
2012年,王亚培回国后来到人大化学系工作,带研究生、搭建自己的实验室。一眨眼,四年过去了。
王亚培的实验室里有许多不同专业的学生。现在,学科交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化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既要有自己的方法论,也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结合。王亚培带研究生时,格外注重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每周一早上,他的实验室都会开会,取名为3M(Monday/Morning/Meeting)会议,大家在一起讨论各自上一周的研究进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起商讨解决策略,制定接下来一周的期望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分享经验、集思广益、互相学习,遇到问题了迎难而上,一套方案解决不了就换一套方案。
“现在实验室条件也很好,资金也充实,学生们也很能干,这就很好啊。”在王亚培看来,人大的化学系虽说起步晚一些,和一些理工科为主的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机遇:“不足也是一种驱动力,正因为需要填补的地方多,就会给年轻人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机会。只要肯付出,总能在这里创造一片天地。”
王亚培给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管理方面也宽严结合:“强扭的瓜不甜,不过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扭一扭;力气不能太大,太大就断了。该收拾的时候收拾,该鼓励的时候鼓励。”私下里,他和学生是好朋友,经常把大家“拖出去”打篮球、锻炼身体。工作上,他是十分严厉的老师。“化学学科有其特殊性:它离不开实验,所以对实验数据的要求很高。我在这一点上对学生非常严格,做研究要踏实诚恳,数据必须保证真实性,要一丝不苟。”涉及到做实验,操作规范也极为重要,王亚培经常向他的学生念叨安全问题。“有一次,实验室有个同学操作不当、用力过猛,实验过程中把试管捏碎了,伤到了手。再想想,要是试管里装着氰化物呢?这种错误决不能再犯。”
轮到给自己打分了,王亚培给自己教学打40分、科研打60分,“两个我都喜欢,对科研充满热情,教学上也会继续努力,向我的导师学习。”
天道酬勤,发光发热
在人大的四年里,王亚培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4),并被授予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4)。“这些都是一种认可和鼓励吧。”在王亚培看来,不管是发表论文还是获奖,都要经历重重困难,但在解决困难后能得到业界和师生的认可,这鼓舞着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科研中。
“早上送孩子去学校,然后上班,有时候在办公室工作到晚上十二点才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度过。”这是王亚培生活的常态。他说:“生活围绕着科学工作可能有些单调,但只要你喜欢它,它就有趣。就算身体很累,心里也会觉得轻松。”在谈到为人处世上,王亚培更喜欢“多做事少评论,生活上要淡然坚强,要有追求和理想,不要轻易放弃。”
“经受过化学训练的学生,就算以后不从事化学相关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都相信他们能做得很好,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他对学生的殷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