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教授
1.学历和学位
1981.9–1985.7 山东大学光学系,理学学士。
1987.9–1990.9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系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工学硕士。
1990.10–1992.1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
2.科研经历
1985.8–1987.8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航天部701所),助理工程师。
1992.12–1995.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1995.4–2001.3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 理学部 化学系,博士后。
2001.4–2006.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04–现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凝聚态科技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2006.03–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3.主要学术兼职
2001.12–2005.12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4.06–2008 中国科学院物质科学基地分子科学中心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4.06–200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4.10–现在 《物理化学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2004.10–现在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光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6.03–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6.11–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第七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理工分会副主席。
教授课程
(1)《仪器分析实验》,本科生课程;
(2)《光化学与光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3)《化学综合》,博士研究生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等复杂体系分子动态结构研究。研究兴趣包括(1)生物和化学体系中的电荷转移和能量传递动力学;(2)天然抗氧化剂自由基反应机理;(3)激光光谱学新方法。
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太阳能制氢的化学和生物转化新途径探索研究》;科技部“973”项目
(2)《清开灵组分配伍抗脑缺血多层次药理机理及复杂网络系统评价》;科技部支撑项目
(3)《类胡萝卜素和多酚类抗氧化剂的结构活性关系和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
(4)《光合作用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超快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
(5)《光合作用体系能量传递和电荷转移的光谱学和分子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
主要科研成果
建立了国际一流时间分辨光谱大型技术平台;发现细胞色素Cytb6f中超快传能过程、核心复合物LH1-RC结构变化对传能的影响;揭示了类胡萝卜素、异黄酮自由基反应机理,发现二者在脂/水界面的协同抗氧化剂效应;揭示了铕配合物单重态光敏化机制,并发现双光子敏化特性;在发光纳米结构和高分子、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等方面获重要成果。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60余篇。代表性论文:
[1] Specific Ca2+-Binding Motif in the LH1 Complex from Photosynthetic Bacterium Thermochromatium tepidum as Revealed by Optical Spectroscopy and Structural Modeling , Fei Ma, Yukihiro Kimura, Long-Jiang Yu, Peng Wang, Xi-Cheng Ai, Zheng-Yu Wang, Jian-Ping Zhang, FEBS J., 2009, 267:1739–1749
[2] Excitation Dynamics of Two Spectral Forms of the Core Complexes from Photosynthetic Bacterium Thermochromatium tepidum, Fei Ma, Yukihiro Kimura, Xiao-Hui Zhao, Yi-Shi Wu, Peng Wang, Li-Min Fu, Zheng-Yu Wang and Jian-Ping Zhang, Biophys. J., 2008, 95:3349–3357
[3] Radical Dynamics of Puerarin as Revealed by Laser Flash Photolysis and Spin Density Analysis, Yu-Xi Tian, Rui-Min Han, Li-Min Fu, Jian-Ping Zhang and Leif H. Skibsted, J. Phys. Chem. B, 2008, 112:2273–2280
[4] Interplay between the Keto-Defect and the Inter-Chain Interaction on the Green Emission of Fluorene-Based Polymer, Y.-S. Wu, J. Li, X.-C. Ai, L.-M. Fu, J.-P. Zhang, Y.-Q. Fu, J.-J. Zhou, L. Li, Z.-S. Bo, J. Phys. Chem. A, 2007, 111:11473–11479
[6] Ultrafast Carotenoid-to-Chlorophyll Singlet Energy Transfer in the Cytochrome b6f Complex from Bryopsis corticulans, Ping Zuo, Bin-Xing Li, Xiao-Hui Zhao, Yi-Shi Wu, Xi-Cheng Ai, Jian-Ping Zhang, Liang-Bi Li, Ting-Yun Kuang, Biophys. J., 2006, 90:4145–4154
[7] Efficient Two-Photon Sensitized Luminescence of An Europium(III) Complex, Li-Min Fu, Xiao-Fan Wen, Xi-Cheng Ai, Yang Sun, Yi-Shi Wu, Jian-Ping Zhang, and Yuan Wang,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05, 44:747–750
[8] A Highly Luminescent Europium Complex Showing Visible Light Sensitized Eu(III) Emission: Direct Observation of Singlet Pathway, Chi Yang, Li-Min Fu, Yuan Wang, Jian-Ping Zhang, Wing-Tak Wong, Xi-Cheng Ai, Yi-Fang Qiao, Bing-Suo Zou, Lin-Lin Gui,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04, 43: 5010–5013